GPT-4o 原生生图[ Native Image Generation ]三天重度体验:多模态生图,让整个设计圈都开始EMO了,设计师离下岗又近了一步,画图封神,强到窒息!😭

图片[1]-GPT-4o 原生生图[ Native Image Generation ]三天重度体验:多模态生图,让整个设计圈都开始EMO了,设计师离下岗又近了一步,画图封神,强到窒息!😭

OpenAI 官方于2025 年 3 月 25 日正式推出GPT-4o 原生生图(Native Image Generation) 功能,目前开放给 ChatGPT Plus、Pro 和 Team 订阅者优先体验。

图片[2]-GPT-4o 原生生图[ Native Image Generation ]三天重度体验:多模态生图,让整个设计圈都开始EMO了,设计师离下岗又近了一步,画图封神,强到窒息!😭

翻了一下,果然。。。

2024年5月13号,GPT4o正式发布,那时候的Blog里面,就说了GPT4o是一个原生多模态模型,不仅支持端到端的语音输入输出,其实也支持图片的端到端输入输出。

图片[3]-GPT-4o 原生生图[ Native Image Generation ]三天重度体验:多模态生图,让整个设计圈都开始EMO了,设计师离下岗又近了一步,画图封神,强到窒息!😭

只不过,这一鸽,就鸽了一年,鸽的我都快忘了GPT4o原来也支持图片输出的。。。感觉是Gemini的原生多模态用嘴改图给OpenAI逼急了,没办法,只能临时加塞把这玩意掏出来。

OpenAI的发布节奏,真的已经越来越不对劲了。但是回到4o生图这个产品能力本身。虽然说节奏稀碎,可OpenAI一年后掏出的这个的产品,质量直接拉到顶,就跟DeepResearch把google的按在地上摩擦一样。大家虽然都是原生多模态,都可以用嘴改图,但是GPT4o的绘图质量,就是可以把Gemini按在地上摩擦,就是当今的王,太牛逼了。

作为一名AI重度用户,小编上手把玩了三天,只能说——真·原生真·炸裂!无论是平面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……等设计行业,基本上算是吊打人类设计师了。使用方式相当简单,只需在 ChatGPT 应用程式中输入描述,AI 便能即时生成符合需求的图像,也可以提供参考图片进行重绘。不论是简单的图示、复杂的场景,甚至是多种风格的变换,GPT-4o 都能应对自如。

目前,这项功能尚未对免费用户开放,但未来有机会扩展至更多使用者。如果你想抢先体验这项超强重绘功能,现在就可以考虑升级订阅,亲自感受 AI 绘图技术的最新突破!

GPT-4o 原生生图特点:

一、速度与质量并存,生成体验大幅提升

相比以往的 AI 画图工具,GPT-4o 在生成速度上表现惊人,基本上可以实现秒级输出,极大减少了等待时间。同时,图像质量也达到了全新高度,光影、质感、构图都更加自然,没有传统 AI 画图那种“塑料感”或“生硬边缘”。

二、Prompt 理解力大幅提升

以前使用 AI 画图时,我们往往需要输入复杂的提示词,才能得到符合预期的结果。而 GPT-4o 的原生生图功能在理解自然语言方面有着明显进步,可以精准捕捉描述意图。例如:

  • 只需输入“复古胶片风格的街头摄影”,就能自动调整光线、颗粒感和色调
  • 赛博朋克+东方韵味的融合风格也能精准展现,不再需要复杂参数调整

三、图像一致性显著增强

过去使用 AI 生成多个图像时,角色的面部、服饰甚至风格常常会有所偏差,导致连续性问题。而 GPT-4o 在一致性上有了极大提升,无论是连续多张生成,还是不同角度的变化,画面风格都能保持高度统一,大大减少了手动修正的工作量。

四、细节修改更智能,调整更加自由

GPT-4o 允许用户通过文字修改细节,比如:

  • “让背景颜色更柔和一些”
  • “调整人物表情,让她笑得更自然”
  • “增强光影对比,使画面更有层次感”

这些修改几乎是实时生效的,不再需要重新生成整个图像,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
总结

经过三天的重度使用,GPT-4o 的原生生图功能给人的感觉是**“AI 终于真正懂美学了”**。无需复杂提示词,直接用自然语言描述即可获得高质量图像,一致性和细节修改也更智能,大幅减少了繁琐的优化调整过程。

对于设计师、内容创作者、AI 研究者来说,这无疑是一项值得尝试的新技术。未来,AI 画图或许将彻底改变内容创作方式,让创意变得更加高效、直观。

GPT-4o 原生生图[ Native Image Generation ]三天重度体验:多模态生图,让整个设计圈都开始EMO了,设计师离下岗又近了一步,画图封神,强到窒息!😭
此内容为免费资源,请登录后查看
0积分
免费资源
已售 21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